-
什么是毛鳞片?毛鳞片有哪些作用?2018-11-15
-
卓蓝雅生姜1A,这是我用过最有效的防脱育发洗发水了!2020-06-08
-
淘美妆商会背后的秘密2018-08-27
-
我的防脱发秘诀!卓蓝雅生姜洗发水!2018-08-07
-
使用卓蓝雅生姜防脱洗发水之后,我炸毛了!2022-02-28
-
亲测好用的生姜洗发水来咯~2021-04-09
进口化妆品要退潮了?
来源:魏亚男
踏踏实实做好产品、梳理好渠道、去伪存真的机会点。
疫情余震下,风头上的进口化妆品仍显疲态。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我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上市步伐放缓,截至6月30日,共备案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9633件,环比下降8%。而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全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的进口量,在5月、7月和8月均出现环比下滑;进口金额上,7月和8月分别环比下滑7.4%和0.9%。
如此大盘下,有行业人士感慨,疫情逐渐退去,但进口化妆品的表现却未见好转。这是不是意味着风靡了数年的进口化妆品正在退潮?
“一个月比一个月难”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今年1—8月,全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口数量余额约为29万吨,同比增长3.2%;进口金额为845.1 亿元,同比增长26.7%。
其中,在618电商年中大促的刺激下,6月全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无论在进口数量还是进口金额上,均达到了今年以来同比增速的峰值,分别为17.9%和67.3%。
整体来看,即使在疫情影响下,今年1-7月,全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的进口数量和金额基本上保持着同比增长态势。尤其是进口金额,4-7月均保持着25%以上的同比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与进口金额和数量均同比增长伴随的是,环比增速的下滑。根据海关总署数据,7、8月份,全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的进口数量和金额出现环比下滑,尤其在进口数量上,从6月份的环比增长1.5%,一路下滑至8月份的-7.1%。
这样的变化,进口化妆品经营者也有直观感受。
“今年有个非常特别的现象,就是进口化妆品出现环比下滑,大家都感觉一个月比一个月难。”和麦贺达集团副总裁田黎明告诉品观APP,今年以来,只有4月份进口化妆品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品观APP发现,事实上,我国进口化妆品在2018年5月经历了数量和金额同比增速均超120%的巅峰后,虽然体量仍在不断增长,但总体增速在持续趋缓,并在2019年5月出现了进口数量的负增长。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化妆品进口额达657.4亿元,同比增长67.5%,至少是近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韩妆雪上加霜,新兴市场增量难抵主要进口国业绩疲软
中国进口化妆品整体数据起伏的背后,是日本、法国、韩国、美国、英国等主要进口国做支撑,它们时刻影响着中国进口品的走向。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备案的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涉及45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日本、德国、摩纳哥的产品增速较快,接近或已超越2019年全年数量;同时,奥地利、智利、塞尔维亚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开始进入我国市场。
虽然来自这些市场的产品增速较快,但韩国、美国、英国几大主要进口国进口额的起伏不定,影响了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化妆品的整体走势。
“今年能明显看到韩妆进口量的下降。”这是多位资深进口品从业者的共同感受。
某资深进口品代理商认为,今年中国进口化妆品市场趋于理性,但可以看到的是,韩妆在中国表现疲软,日系、欧美系表象亮眼,欧洲二线品牌陆续进入中国。田黎明有相同感受,他表示,今年以来,韩妆在中国市场式微,日妆实现大幅增长,其次是法系、德系,“未来法国和德国会大量争夺韩妆的空间,日妆会持续增长。”
但从大的面来看,这些来自新兴市场的增量,还没法补足几大主要进口国的波动,尤其是在中国进口化妆品市场占据较大份额的韩妆的疲软。
今年7月开始,伊蒂之屋关闭了在中国多座城市的店铺,目前已有门店可能不足10家,而其巅峰时期在中国的门店数量有85家;悦诗风吟继2019年关闭40家亏损门店后,2020年计划再关闭至少90家中国门店;菲诗小铺早在2018年8月就已撤出中国。曾经在中国风头无两的韩妆,如今在市场逐渐淡了几分成色。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2月,日本超越韩国成为中国化妆品第一大进口大国。同年6月,法国以16亿元进口额超越韩国的14.9亿元,自此,韩国从中国第二大化妆品进口国滑至第三。今年以来,二者差距逐渐扩大,6月法国以30.2亿元进口额远超韩国的20.4亿元。
理性回落还是退潮?
在进口化妆品今年的整体表现态势下,有部分一向专注进口化妆品的公司在原有的进口品的基础上,开始将目光放到了国产品牌上,典型如原本专注进口化妆品供应链服务的小美诚品。今年4月,其以彩妆、香水品类为切入点,加码国产品牌。在小美诚品方面看来,目前该平台进口品处于饱和状态,市场竞争激烈,可再度挖掘空间有限。与此同时,而新国货品牌强势崛起,品质不断提升,拥有较大市场空间。
不过,针对今年进口化妆品的表现,有进口品运营商表示,今年以来,导致进口化妆品体量同比下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疫情带来的物流不畅是主因。因疫情原因,一方面国外化妆品工厂处于防疫物资生产或停工停产状态;另一方面来往国内的航空、海运停运,这让部分进口品出现了货品短缺的情况。
2、7月进入化妆品销售淡季。“7月门店业绩特别不好。”河南悦美美妆创始人焦巧珍告诉品观APP,6月份的618电商年中大促集中释放了一波消费者的购买热情,7月没有促销节点,门店业绩大幅下滑,8月的七夕大促使得业绩稍微回暖。
3、受疫情影响,今年品牌方下店率降低,人员培训减少,导致门店促销活动的成交率下降,团队服务的专业度没有及时跟上市场需求,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绩。
即便有如此因素影响,但在该进口品运营商看来,今年进口品体量同比下滑是阶段性的,“最近化妆品的进口流程在陆续恢复正常。”
上文所述资深进口品代理商也认为,今年进口化妆品的业绩变化,“是理性的回落,不是退潮,并且很有可能下一个进口品浪潮更大。”
“今年进口品销量受疫情等影响出现下滑,但我不觉得是冬天。”田黎明认为,对进口品运营商而言,今年反而是踏踏实实做好产品、梳理好渠道、去伪存真的机会点。(数据来自海关总署官网,仅指一般贸易。)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