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讯美业头条 听大家说 在线招聘 视频欣赏 养发学堂 产品使用指南

美业头条

GUANJING

2022年,新工厂革命来了!

卓蓝雅集团 · 2022/01/24 09:20   浏览量: 

来源:品观网


“最后能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大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适应能力最强的。”


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所描绘的适者生存原则,同样适用于美妆上游供应链,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和新规的双重夹击之下,对企业应变速度、迭代能力的要求无疑更高。


重压之下,减产、停工、倒闭,一大批工厂在生死边缘挣扎;与此同时,一批规模更大、标准更高、设备更先进的新工厂拔地而起,接二连三登上化妆品舞台。


除了芭薇生物、贝豪集团、日本科玛集团等代工企业扩大规模,贝泰妮、林清轩、三草两木等品牌也开始兴建工厂,使得美妆上游制造业赛道变得愈发精彩。


“中国美妆产业迭代升级转型才刚刚开始。”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十余家“新型工厂”拔地而起


近一两年,一大批美妆新工厂已经或即将投产。



化妆品观察梳理发现,相较于以往,上述新工厂主要呈现出三大特征:


生产智能化。在互联网+时代,打造成数字化工厂已成大势所趋。


譬如,已于2021年1月投产的芭薇生物创新中心&智慧工厂,是广州白云区首家引入并应用5G生产的化妆品智造工厂,可实现生产、仓储、运输的高效配合,提高企业运转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日本科玛集团新建的浒关工厂,引进了日本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和仓储管理设施;湖南欧标化妆品新建的欧标智能制造总部基地,则为现代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新型工厂。 


研发专业化。无论是代工厂还是品牌,研发能力都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基于此,各新工厂都将研发作为了重点。


典型如林清轩,将新工厂打造为集数字化、碳中和、高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美妆科研制造基地。“科研是林清轩能够赶超国际高端品牌的重要武器,新项目将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标准建设科研中心,继续聚焦品质创新升级 ”,林清轩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此外,贝豪新建的全球面膜文化创意园,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工业旅游于一体;福瑞达集团新建的健康护理用品产业园,则囊括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


资源全球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将工厂建在中国,本土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


例如,环亚集团便将新工厂建在了海外。据悉,澳洲工厂是环亚集团未来全球化、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纽带,MOR、滋源、法兰琳卡等品牌将从这里输出至全球市场。


环亚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胡根华表示:“中国企业会更多的将眼光延伸到全球,用资本的力量去整合全球资源,包括制造、原料、设计和研发资源等。” 



即将投产的贝豪全球面膜文化创意园,则是贝豪集团在全球拥有的第7家工厂,另6家分布于中国台湾、佛山以及保加利亚、法国等全球各地,共同构建了贝豪全球面膜产业链体系。


“话语权争夺战”正式打响


由上表可见,除了代工厂开疆拓土,品牌也纷纷将触角伸向上游产业链,这是为何?


“大多品牌在初期会集中资源主攻营销,当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后,就会考虑建自有工厂加大研发和产能投入,以摆脱对代加工的依赖。”某品牌负责人表示。


这与广东尚品汇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彩妆研发主任林丽隽的观点不谋而合,“对品牌来讲,一开始为了快速起盘、做大,找代工企业最为便捷;发展到第二阶段,就会自建工厂搞研发,对投资者也有故事可讲;第三阶段,开始会比较自建工厂跟外包加工厂的成本,择优选取”。


典型如贝泰妮,目前就正在提高自产比例,优化结构。新建的中央工厂项目投产后,其产能规模和产品质量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接下来会更好”,贝泰妮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在新的一年,雅诗兰黛将迎来大丰收,日本新工厂和上海全球创新研发中心都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上述业内人士猜测,“中国研发、日本生产,2022年雅诗兰黛的产品创新和上市效率将大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逸仙电商目前也主要依赖代加工模式。据其招股书透露,公司正在筹划建设自有工厂,以提升产能和研发能力。


与此同时,《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的落地,也进一步催化了品牌建自有工厂的速度,以掌握话语权。 


因注册/备案需提交产品配方或全成分,引发了代工厂和品牌方之间谁是注册/备案人的争论。“若授权ODM为注册/备案人,品牌方就会沦为经销商被‘矮化’了身份,因此很多品牌开始自己建厂,研发生产产品。”某资深法规人士说道。


有业内人士反馈,综合上述原因,为了强化品牌力,福瑞达、贝泰妮等集团以及林清轩、三草两木等品牌,都开始兴建自有工厂。


林清轩相关负责人就透露,建新工厂是为企业未来扩张与发展做铺垫,投产后将进一步加强林清轩的产业链实力,“林清轩的愿景是成为一个跨越百年的中国品牌”。


“这是一次新工厂革命”


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自建工厂,加强研发实力和产能规模,会否挤压代工厂的生存空间?


在林丽隽看来,品牌自建工厂也面临挑战,一方面,化妆品迭代速度较快,品牌自建工厂在市场洞察、快速响应生产等方面,可能不如代工企业;另一方面,考虑到自动化设备、产能问题,品牌自有工厂只能做自己的优势产品 ,“一个品牌SKU那么多,如果自己全做的话,成本会比外加工多。”


他认为,即便品牌开始自建工厂,也还是会依赖代加工,只不过,“会倒逼整个代工行业越来越向头部聚集,小企业就只能做某些细分类目”。


而在新规催化下,代工厂也正在进行迭代升级。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让功效评价成为产品“标配”,芭薇生物便建立了集现代化智能生产车间、研发中心与功效检测机构于一体的创新中心&智慧工厂;《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厂房各项设施提出硬要求,日本科玛集团等企业便建设了GMP级(制药标准级)高标准化妆品生产新工厂。



“新规对于化妆品注册备案、分类规则、功效宣称、安全评估等方面都做了严格规范的要求,品牌对于代工厂的遴选标准也随之愈发严苛,代工企业建新厂也是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某ODM企业负责人如是表示。


“‘类药品’监管环境下,一些生产配置条件低、管理流程不够规范、研发能力低的中小企业或将被淘汰出局,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上述资深法规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一些头部代工企业不再做“隐形英雄”,而是进入品牌化经营时代。


譬如,贝豪的全球面膜文化创意园打破常规厂房设计思路,融合创新、科技、美学等概念,打造了全球唯一的面膜文化博物馆。


“只懂生产的代工企业是没有未来的,只有将企业做成一个有文化、有故事、有历史的品牌,颠覆人们对生产制造业工厂的认知,才是真正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在全球面膜文化创意园奠基仪式上,贝豪集团CEO梁宏丽如是表示。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共有0条评论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
门店 防伪 合作 新闻 检测 +